八大山人(朱耷):花鸟山水册9

点击图片查看超高清放大
  • 作者:八大山人
  • 时代:
  • 尺寸:36.5x30.5cm
  • 类型:纸本册页
  • 题材:水墨写意:雏鸡
分享给我的朋友:

该藏品的收藏地:

上海博物馆

《花鸟山水册》为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所作。共九开。

第一开无款识。

第二开题“甲戌闰五月之既望,雨坐居敬堂为做此图。”款署“八大山人”。钤八大山人屐形小印。

第三开题“六月鹌鹑何处家,天津桥上小儿夸,一金且作千金事,传道来春对菜花。”款署“八大山人画”。钤“黄竹园”。

第四开题“居敬堂对瓶花为画。”款署“八大山人”。钤“个相如吃”。

第五开款署“八大山人”。钤“在芙山房”。

第六开题“写此工部深江淨绮罗时也。”款署“八大山人”。钤八大山人屐形小印。

第七开款署“八大山人”。钤“黄竹园”。

第八开释文:“繁华梦破入空门,画不加题但印存。遥想石头城上草,青青犹自忆王孙。离离禾黍故宫无,钟阜龙蟠腾画图。只有荷华如旧日,棹歌悽段莫愁湖。甲辰九秋。吴昌硕海上小长卢馆。年六十一。”钤印:吴俊之印。吴昌硕。

第九开“鸡谈虎亦谈,德大迺食牛。芥羽唤僮僕,归放南山头。”款署“八大山人题”。钤印:可得神仙。

朱耷,明末清初著名艺术家,清初画坛“四僧”之一,他生于1626年,卒年不确,约在1705年,江西南昌人。朱耷是皇室子弟,他的九世祖为明宁献王朱权,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。朱耷本名为朱统托,字雪个,但他其他的字、号、别号甚多,常见的有个山、个山驴、人屋、良月、道朗等。康熙二十三年,朱耷始号八大山人,并逐渐固定下来。因出生在明亡前后,所以朱耷生活上波折流离,做过和尚,也做过道士,并曾经一度精神失常。朱耷去世时约80岁,孤苦伶仃一生,颇令人唏嘘。

朱耷在传统书画艺术上,有家学渊源。他祖父、父亲、叔父都是小有成就的艺术家,他叔父朱谋垔所著《画史会要》,在明代颇为知名。朱耷自小变耳濡目染从事艺术学习,据说当时他学习的方向是青绿山水、米芾小楷等。

绘画艺术上,朱耷在写意花鸟、山水领域成就斐然,实为宗师级人物。他的写意花鸟主要学习沈周、陈淳、徐渭几家,并逐渐变化出自己的风格独特,他的花鸟意境深邃,出于常规之外,有自然天成之风度。以笔墨论,他的花鸟简洁有力,趣味横生,并古意盎然,既有古典主义的精髓,又极具现代形式和审美意味。他在花鸟的造型上十分讲究提纯处理,并结合情感因素,赋予形象突出的精神比附。他的鱼、鸟、鹤、鹿等,都恰如其分地表达了遗民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取向。哀怨、孤高、不屈,是他的主调,他的花鸟画真是这些方面的最佳体现。朱耷的山水画,带有明代文人画的典型气息,他在吴中及其周边诸家沈周、文征明、董其昌等艺术家那里广泛吸取营养,然后又延伸到董源、巨然、郭熙、米芾、黄公望、倪瓒等五代宋元大家。他的山水画因此圆润,苍茫,自如而简淡。

朱耷的绘画影响深远,自清代中期后,写意画家从朱耷这里不断获取灵感。其中,扬州八怪诸人,上海海派诸人,甚至齐白石、潘天寿、张大千等等近现代画家,都对朱耷多有膜拜取法,并演化出自己的艺术特色。

朱耷的书法水平也极高。在早期学习颜体楷书等基本的同时,他也学习董其昌、欧阳询、黄庭坚等书法大家的技术与风格,并以此上溯到魏晋书法中,所以朱耷的字深得钟王气韵,在圆笔运用为主上,产生了典雅萧散的审美特质。朱耷的狂草水平尤好,其线条不露圭角,圆融有力,筋骨畅达。故此,评论家对其草书有“怪伟”的总结。

朱耷在诗文上建树不多,故而一直以来没有完整的诗文集出现。据现存作品状况来看,他的诗文还是有一定存量的,或许以后会有人对此加以整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