遮阳帽


帽名,又称“圆帽”。古代笠子,明时,凡科贡入监生有恩例者,方许戴遮阳帽。《七修类稿》:“洪武末,许士子戴遮阳帽。”《三才图会》:“国初高皇幸学,见诸生班烈日中,因赐遮阳帽,此其制也。今起家科贡者则用之。”其形一般作成尖顶(亦有平顶),四周有宽阔的边檐,形似斗笠。这种帽子,最先可能出自元俗,《事物绀珠》:“圆帽,元世祖出猎,恶日射目,以树叶置胡帽前,其后雍古刺氏乃以毡片置前后,今奓檐帽。”元代奓檐帽和明代遮阳帽,究属有何不同,目前还难以弄清。但从它们的形制、作用及沿革关系分析,两者似为一物,图像反映基本一致,如元人刘贯道绘《元世祖出猎图》所示。